家族,血脉相连,血浓于水,通过家族的力量可以快速聚集资本本,同时又能减少合伙人之间的互信问题。所以很多企业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家族的影子存在,在打江山的时候有一帮同甘共苦的亲戚,这是巨大优势。
但是,硬币有两面,家族的力量同时也有可能变成最大的劣势。在发展到达瓶颈时,往往无法突破,最后走向下坡路,甚至资不抵债走向毁灭。这不是个例,小编在做市场咨询调研的时候经常有人咨询类似问题,今天我们就讲讲是什么限制了家族式专线物流的发展。
小编先分享一个专线案例:我们都知道专线在2016年以前都是很好做的,货源充足,成本没有现在那么夸张,利润也比较可观,纵观物流市场,老板不开辆好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小编说的这家专线就是在那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广州及周边有几个网点,末端有几个网点,网点多数都是亲戚在管理。为了让大家都赚钱,这位老板也是让利分红,让大家投资分股,网点也越铺越多。
可是从2017年开始,整体业绩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到了2018年利润率不足3%,到了2019年几乎无法保障盈利,整个公司开始进入了动荡。由于前期投入过大,加上运费月结款不断增加和部分死账无法收回,货损也越来越多,人员离职率增加,同时客户流失率也在增加。如此,导致家族亲戚之间也慢慢出现了隔阂,无法凝聚力量,管理变得松散,进入恶性循环,呈现出一种死结状态,整个公司似乎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得迷茫。用一句电影里的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相反一些专线却能抓住时机,成功转型,改善运营方式,吸引资本进入,一反一正,值得我们深思,问题在哪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下。
关键词:认知、管理、人才、理不清的家务事
在社会大背景下,生意有好做的时候就会有不好做的时候,国家整体规划也不断在高速发展,从中国制造逐步过渡到中国创造,产能过剩带来的经济放缓也是必然现象。毕竟在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下,人人都想赚钱,专线物流门槛低,逐利的过程中很多人的加入必然带来供大于求的结果。
分析问题,首先小编要说的是认知问题,这些老板在平时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发现小编所说的问题呢?其实很多老板都看到了管理上的问题,其主观意识还是停留在创业初期,由于市场宽松,或者说在足够利润支撑下,很多人都选择了回避问题。
而企业发展到今天遇到了瓶颈或者是生存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无限放大,因为改善就要改规矩,改规矩就改变了原有的部分工作方式,可能会让部分管理者或员工不习惯,在认知无法统一的时候,很可能越改越乱。
老板的认知也可能带来另一种结果,我们过去讲叫“朕即天下”,也可以说是“一言堂”。很多老板在实际管理中往往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有制度却没很好的执行,其很大原因都在于,私权凌驾于公权之上,也就是老板说了算,打江山是需要冲劲,而坐江山时一定要发挥每个岗位的力量,不然所有事情都会堆在老板办公桌上。
而私权在不赚钱甚至赔钱时,在公司会失去公信力。对于不同网点,或是亲戚经理人、或是股东管理人,私权大于公权时都会导致很多不良因素,各个网点经理能力不同、高度不同、认知差异都会慢慢反馈到老板这里,最终无法突破瓶颈,公司发展艰难。
最典型的是老板会说:“没有我当时带领你们,哪有你们的今天”!
很多亲戚或股东会说:“没有我给你卖命干活,哪有你今天成就”!
其次小编要说的是企业管理的问题。管理企业,在经历了“人管阶段”后一定要用制度进行制约,大到战略规划,小到账务报销,需要团队根据公司规章制度有效执行,老板一个人不可能管的那么具体,老板不能一个人把所有活都干了,有良好的制体系才是关键。
小编在做企业咨询时发现,很多专线物流企业连最基本的开单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导出系统数据后都没办法给财务进行有效分析核算,都不知道赚钱赚在哪?赔在哪?网点是否应当继续经营都无法进行核算。没有数据支撑谈战略、谈未来,赌博性太大了。
说到这,有的老板会说:我就是这么干过来的,做企业就是要赌一赌,要有开拓精神。话是没错,可是现在的市场哪有机会乱来了,利润越来越薄,赌输了可能就打破了原来的体系,部分股东、亲戚,可能更想稳定,干了这么多年攒下的那点家底可能都要抛出来,还是舍不得的。毕竟不是光着脚的时候了,没有有效的管理,成本就会高,货损也会高。无法蓄力,开拓的风险也就会更大。
第三点小编要讲的是人才积累,专线本身就是低门槛的经营方式,基本都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而且专线的职位基本是固定的,那么成长起来的人才到了有个人诉求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没有施展的空间、没有合适的职位而选择跳槽。
专线对经验型的人才有很强的依赖,小编可以举个例子,有很多的专线经理在专线圈里一干几年十几年,或者一年跳几个公司,转来转去还是那些人,为什么?本身专线的特性,时间不稳定,工作量不稳定,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很多人宁愿选择做餐饮,都不愿意来货运市场。当今的年轻人普遍文化素养都不错,自我诉求也比较高,所以专线的人才储备前景堪忧。
第四点小编要讲的就是那些斩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如果是纯粹的雇佣关系,那么老板可以制定任务,制定绩效,不行就走人。可是亲戚不然,一起打下的江山,没功劳也有苦劳。老板想调整、想发展,就算是股权回购,就算是拿一笔钱买断,也可能到最后仇人相向,老死不相往来,亲戚朋友都没得做。而是非曲直谁又讲的清楚,人毕竟还是有感情的。
其实小编说的这些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企业办不好,责任大部分还是老板的。小编说过,管理改善永远不晚,什么时候开展都有收获,只是过程需要老板们倾注更多的心血,过去的高利润可能一去不返了,做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直面问题和处理问题需要更加的智慧,想要发展就要积蓄力量,从当下做起,小编也提几点建议:
1. 重视人才培养,用绩效、股权留住对公司发展有益的员工;
2. 公私分明,重视公权,重视制度,设企业红线,从老板做起,不用私权办公事;
3. 股东权益明确,账目公开透明,群策群力,借力使力;
4. 执行力需要强大的绝对控股权保障;
5. 量力而行,不要用尽所有的力量,过度开发不如保护好老客户,也许发展更稳定;
6. 学会妥协,不要一言堂,学会倾听,学会逆向思维;
7. 关心你的家人,关心你的朋友,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关怀带来温暖,学会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
说了很多,最后希望所有的家族企业都有好的发展,家和万事兴。
http://www.jnlz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