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
随着人类社会商品交换的产生,作为完成商品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交付的物流活动便随之产生。
第一方物流
这些物流活动最初是由生产商/供应商自己组织、承担的,被称之为第一方物流(1PL)。在这种模式下,为了完成从上游供应到下游销售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生产制造企业必须自己配备有一定数量的运输工具,并且购建相应的仓储物流设施,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弊端。
传统第一方物流的痛点在于:一方面,规模不经济、网络劣势与专业低等因素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产品需求的波动、淡旺季的转换,企业对物流设施的配置难以避免物流能力的紧张或浪费。”
第二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2PL)将生产制造企业从完全自主的第一方物流模式下解放出来。在第二方物流中,这套物流活动往往同销售环节一起从生产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汇总剥离出来,由销售商/流通企业/需求方组织、承担,体现了商品经济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在传统的分销模式中,第二方物流往往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最常采用的物流方式。然而,第二方物流并没有根本解决第一方物流下企业面临的问题,高昂的物流成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降低,而是被转移到下游销售环节的企业头上。”
第三方物流
事实上,不论对于生产商还是流通企业,物流环节都是其非核心业务。自己承担相关物流活动不仅专业性差、效率低下,而且也会拉长企业运营的链条,分散企业管理的精力,同时带来投资方面和存货方面的风险。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流活动被逐渐从生产经营以及流通环节中剥离出来,生产企业集中精力于生产和管理,流通企业集中精力于分销、零售,第三方物流(3PL)因此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3PL)指的是企业将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中,物流企业提供的是物流代理服务,而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过程,商品的所有权并未进行从生产商到物流企业的转移。
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这一阶段的更多轻资产模式的物流企业出现,依托信息技术和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业务流程再造与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服务与物流的区别在于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是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而供应链管理服务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
供应链管理服务是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经历了基本服务、增值服务和一站式物流服务阶段之后,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出现标志着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合作进一步加深,达到了战略的高度。物流企业从基础服务的提供转变为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在利用较少资源的情况下,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物流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服务及相关业务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基本战略路径:
①行业客户和经验积累;
②仓运配一体化管理能力和人才;
③深度切入客户价值链,提供整合优化方案;
④对接银行、小贷、保理等资金资源,建立风控模型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http://www.jnlz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