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不活”,小微物流还有救吗?
小微物流企业大多数出身草根,以前也是混迹于乱糟糟的物流园区,一两个人、一个办公桌、一台电脑加一个电话,做着多年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以前发发货、调调车,一年下来收入不少,日子也过得逍遥快活。再后来,市场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有部分物流人开始干起了三方或者开起了专线,忙前忙后,一天到晚累得要死,在客户面前还要跟打了鸡血似的热情,一年下来,辛辛苦苦也还能忙活点钱。
但近几年,很多小微物流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困难,货主要求越来越高,而利润一天不如一天。想要越过大三方直接找货主厂家,没关系、没资质,门都进不去; 没钱,拿下了项目也做不了;垫付周期太长、资金量太大,一个项目没经营好,一年甚至几年都白干。
再说了,大货主、大厂家也根本不会放心把业务交给小微物流,但最后实际执行运输任务的又还是得小微物流,一个大写的“尴尬”。
面临这样的局面,大部分小微物流现在还是选择继续靠着大三方,继续忍受被盘剥中间利润,等有一天撑不下去了也只好关门大吉。
要说这些物流企业活不下去了吧,他现在又还有点项目在做,有点利润在赚;要说活得好吧,只能说一句:“呵呵,谁干谁知道”。
曾经繁华一时的信息大厅,现在空空如也
除了这样,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当然有更好的选择,这也是唯一的“活路”,就是与有头脑有魄力的物流人结成联盟,抱团取暖。前几年,市场上也自发形成了一些物流联盟,可见结盟是大势所趋。
那么物流企业为什么要搞联盟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分配不当,那就只会“同床异梦”,你防着我,我防着你。
有些小微物流认为自己有的是实际运作经验,缺的只是资质和资金,于是一些小微物流企业拿着大三方或其他平台的资质去找货主拿业务。但最终,因为生产服务模式并没有变化,货主给的价钱也不会高,说到底还是个低价竞争,还得付给出钱出资质的人服务费,能剩下的利润也就寥寥无几。
加入联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说得直白些,就是如何赚大钱和赚更长久钱。
酒逢知己千杯少,偌大的物流圈,保守型的人居多,但也不乏不安于现状、想成就更大事业人。一个人吃不下一口锅,这些有想法、肯突破、实干派的物流人聚在一起,可以跨地区、上下游相互合作,去做更大更好的业务,工作之余喝喝酒、唠唠嗑,生活中相互扶持。这样,干的是事业,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