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增长,要么等死!如何实现业务增长?这里有3个锦囊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业务必须增长;否则,就被下一个经济周期抛弃。
2019年,经济进入寒冬,很多企业都做出了稳妥的战略选择:降低业务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利润回报。待外部环境复苏后,再发力和增长。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风险很大。因为你的业务必须增长。
我们来看一个实证研究,先说结论:如果你的业务不增长,即使短期有较好的利润回报,那么,还等不到下一个经济周期,你的企业大概率会被淘汰。
再看研究结果:一家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对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进行了跨越2个经济周期的跟踪观察。这项跟踪,按照收入增长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把企业分为四类:
■ 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增长明星」;
■ 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低的企业称为「徒劳无功」;
■ 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业绩至上」;
■ 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慢的企业称为「面临危机」。
第一个经济周期,这100家企业的分布如下表:
毋庸置疑,跨越两个经济周期,表现最好的是「增长明星」。这类既关注收入增长,又关注利润回报的企业,持续领先的概率大;而那种战略保守,控制收入增长速度,仅重视利润的「业绩至上」的企业,退出市场的比例最高,整体表现甚至不如「面临危机」的企业(绝处逢生,反而转型成功)。
那么,为什么业务不增长,就会面临危机呢?因为:①你的竞争对手在增长。你不增长,你的市场会被竞争对手掠夺;②你的业务不增长,留不住团队。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也没有财务自由的机会。要么丧失斗志,要么离开你的企业。
那如何实现业务增长呢?
先来看业务增长的三大引擎:扩大市场份额(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实际上是存量市场的红海竞争);兼并收购(34%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发展新业务(业务组合)(6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
今天,我们先讨论如何发展新业务,因为其对增长的贡献最大。
看过太多的企业,尽管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也意识到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性,但经过数次尝试,仍然收效甚微。这里有三个经过验证的举措,供大家参考并使用:
1)新业务要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并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
老业务需要关注利润和现金流,而新业务关注的是推向市场成功率,以及市场份额拓展等。如果新业务放在老业务的副总下面管理,他就很难平衡好两种业务的管理逻辑,并且从体量上看,极容易忽视新业务的发展。所以,要由另一个副总来单独管理。
要找有开拓精神的「强人」来发展新业务,这个「强人」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外来的新人。我们看过太多的企业,发展新业务时,总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人选错了。要么自己的「强人」铺在老业务上,走不开;要么从市场上找,不愿意付高薪,找不到「强人」,最后错失新业务发展机会。
2)一把手要作新业务的「啦啦队长」
一般来讲,新业务,要从老业务借力,借资源,且前期发展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一把手要力挺新业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新业务的重要性;在客户面前,亲自为新业务站台;一旦新业务稍有成绩,马上肯定。总之,时刻表明自己支持新业务的立场和决心。
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
此处的「情景管理」,是指如果新业务发展得不错,说明业务策略、团队构成、内部协同问题不大,可以加大放权力度,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但如果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问题频频,那么一把手要加大参与力度,认真判断业务方向是否需要迭代,主动协同老业务和其他部门资源,支持新业务发展。
而「加大放权」或「事必躬亲」,是随业务发展进程,交错发生的。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你的业务必须增长,否则你会被下一个经济周期抛弃。
总结来看,新业务的增长,有三个妙招:一是,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二是,一把手要是新业务的「啦啦队长」;三是,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
http://www.jnlz56.com